舍生取義的例子簡短,舍生取義的人物和事例有哪些
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舍生取義的例子,以及舍生取義的例子簡短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內容導航:- 古往今來,有許多“舍生取義”的誌士仁人,請舉出一例,並簡要說說他(她)的事跡,不超過20字
- 中國古代舍生取義的人和故事有哪些?
- 舍生取義的事例
- 舍身取義的例子有哪些?
- 舍生取義的人物和事例有哪些?
- 舍生取義的事例
Q1:古往今來,有許多“舍生取義”的誌士仁人,請舉出一例,並簡要說說他(她)的事跡,不超過20字
1、黃繼光,用自己的胸膛擋住了敵人的槍口。
2、邱少雲,在烈火中永生。
3、譚嗣同,為變法舍生,喊出我以我血薦軒轅。
4、史可法,不畏強暴,抗清被俘,不屈而死。
5、文天祥,祖國滅亡,兵敗被俘,南麵拜君後從容就義。
擴展資料:
邱少雲寧願火燒也不願暴露目標
邱少雲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15軍29師87團3營9連戰士。1952年10月,誌願軍參加金化以西“391”高地爭奪戰,邱少雲所在排潛伏在距敵前沿60多米的蒿草叢中。
敵軍發射的偵察燃燒彈點燃了附近草叢,烈火蔓延到他身上,為不暴露潛伏部隊,他強忍劇痛始終未動,直至壯烈犧牲。邱少雲犧牲後,所在軍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,誌願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,並授予“一級英雄”稱號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、一級國旗勳章。
Q2:中國古代舍生取義的人和故事有哪些?
1、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。蘇武被扣於匈奴後,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,後以嚴刑威脅。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,寧死不屈。匈奴貴族無計可施,便“徙武北海上無人處”。蘇武則“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”。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,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,不屈節辱命。他出使時正值壯年,待其歸漢之時,已是須發皆白。他成為我國曆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。
2、東漢末年,曹操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被視為國賊。一位洛陽名醫名喚吉平,忠漢室,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。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藥時下毒,卻不慎泄露了天機。曹操命人痛打吉平,逼他招出何人指使。吉平血流滿階仍隻是痛罵曹賊,後撞階而死。在羅貫中筆下,他是有名的忠義之臣。
3、清末,戊戌變法失敗後,康有為、梁啟超逃往日本。譚嗣同是“有心殺賊,無力回天。”他堅信“不有行者,無以圖將來;不有死者,無以酬聖主”,泰然赴死,留下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昆侖”的名句。
4、蘇武、吉平、譚嗣同三人,為了忠義可以忍受萬般折磨,直至獻出生命。他們這樣做,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,他們舍生而取的“義”,隻能是忠義。